孩子哭闹父母就抱,真的会宠坏他们吗?
执笔:邵菲
编辑:刘一之
定稿:苏子后
宝宝哭了,抱还是不抱,对不少宝妈来说,是两难的选择。有人说,宝宝哭了不能抱,不然以后就养成了不好的习惯,而反对的人说,宝宝哭了要是不抱,以后缺乏安全感。
那么,宝宝哭了,到底该不该抱呢?
本文配图均源网络,图文均无关
宝宝为何会哭?
首先,我们来了解一下宝宝为何会哭。
对于宝宝而言,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,恒温、营养供给,一切都井然有序,自己只需被动的接受即可,小日子过得别提有多舒服了,可是,在他们出生之后,这种稳定的秩序被打破了。
脆弱的他们在适应这样一个世界的过程中,只能不断地依赖父母,而哭,则是他们表达“需求”的方式。通常,6个月之前的宝宝哭,原因非常直接,无非就是困了、饿了、尿了、不舒服了。
而随着月龄的增长,他们的需求也逐渐增多,比如被吵着了、想要和父母玩等,或者就是单纯的想逗爸爸和妈妈。
孩子一哭闹父母就要抱?
在回答这样的一个问题之前,幸孕姐想跟大家伙儿一起来分享一个略有些残忍的心理科学实验:
著名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创始人约翰·华生曾经做过一个实验(小阿尔伯特实验),他将9个月大的小宝宝小阿尔伯特和小白鼠以及毛绒物品放在一起,只要小白鼠一接触小宝宝,华生就用铁锤敲击铁棒,进而发出巨大的噪音。
而这必然会引起小宝宝的恐慌和哭闹,在一次次的实验之下,给小阿尔伯特留下了心理阴影,只要看见毛绒玩具和小白鼠就会忍不住害怕和哭泣。
图文无关
正是这个实验,让华生相信:儿童是可以被训练的,并因此提出了哭声免疫法。
就是“哭了不抱,不哭才抱”的完整睡眠训练法,即孩子哭的时候父母要狠下心来不管他,不去安慰,等他们自己不哭的时候再去抱,希望能让他们学会坚强、听话懂事。
殊不知,对于一岁内的幼儿而言,正是安全感建立的关键时期,如果父母采取“哭声免疫法”来冷淡处理,但是这种拒绝的姿态,对于正处于情感认知建立期的孩子而言,无疑是一种沉默的伤害,严重还将导致其大脑和身体发育,受到伤害。
曾经有研究人员跟踪调查过长时间经历持续性哭闹的婴儿,发现他们长大后学习成绩和社会行为能力,较正常孩子而言,落后很多,这可能会伤娃一生。
就拿创始人约翰·华生的经历来说,就知道这种方式对小孩影响有多大:
在他的养育之下,大儿子雷纳多次寻死,最终在30岁时结束了自己的生命;
还有一个儿子一直流浪在外,靠着别人的施舍荒度人生;
女儿情绪喜怒无常,而且喜欢酗酒。
不过,对于这个话题,我们还是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分析。
1、看宝宝的实际需求是什么
6个月以下的宝宝及时抱
专家表示,父母及时回应6个月以下宝宝的哭泣,对双方来说是一场共赢。
此时的宝宝极度依赖父母,如果父母能及时回应他们,会让其产生父母是温暖,并值得信赖的认知。
而父母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,也可以不断地强化其对宝宝的认知,能及时的分辨出他们的具体需求是什么。而这种积极反馈,可以有效减少宝宝哭闹的次数。
6-12个月的宝宝谨慎抱
相比于6月龄宝宝简单粗暴的需求,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,他们生理性需求没那么强烈。
此时的他们,在之前的观察成长过程中,可能已经慢慢有了因果的概念,所以,他们有时候可能会“目的不纯”的用哭闹,来引起父母的注意。
这样一个时间段,摆在父母面前的问题已经不是抱或者是不抱了。
2、如何正确地回应孩子
在面对孩子哭闹的时候,父母无视需求和无目的满足的错误回应,不仅无法解决当下的问题,还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成长,比如:
孩子哭了就立马抱起来,但不知道他的具体需求是什么,在一直哄不好的情况下,反问自己是否抱错了。
在孩子非要做一件事情的时候,父母明知道对他们不好,但为了让其停止哭泣,就放纵他们。
在面对宝宝哭闹的时候,父母最佳的做法,是先认真观察他们的需求,然后再积极的满足,但是在此过程中,父母一定要让孩子受到两种“教育”。
“情绪存的合理性”教育
父母应当给予宝宝一定的情绪转化空间,比如:
让他们在难过的时候多哭一会儿,自己则默默陪在身边;
或者是表达自己对他们的理解,帮助他们消化不良情绪。
此时,父母的共情与陪伴,于孩子而言,比单纯满足需求更为有安全感。
“爱”的教育
在宝宝哭的时候,父母要陪在他们身边,并在适当的时候拥抱、亲吻,告诉他们不要害怕,自己会一直站在身后。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,让宝宝感受到来自父母的爱,就会更信任他们。
也就是说,父母在满足孩子生理需求的同时,要需要兼顾宝宝安全感、信任感的培养,从而让他们对这样一个世界产生信任感。
【幸孕说】孩子哭闹,重点是父母如何正确合理的回应。